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正在試圖直接與最上遊的鋰礦商對接。
近日,據彭博社報道,特斯拉正在考慮收購一傢加拿大鋰礦上市公司西格瑪鋰業。
Grota do Cirilo鋰輝石項目
根據計劃,Grota do Cirilo鋰輝石項目於2022年12月開始試運行,目標是在2023年4月底前開始出貨。項目第一期預計每年可生產27萬噸的高純電池級鋰精礦,相當於每年約3.67萬噸碳酸鋰當量。
此外,基於對礦產儲量的最新研究結果,西格瑪鋰業表示,該項目在運營的第二至第八年有潛力生產出76.8萬噸鋰精礦。
Grota do Cirilo鋰輝石項目生產線
值得註意的是,此次收購計劃,還不是特斯拉第一次有意涉足鋰礦。早在2019年,就有消息傳出特斯拉將與西格瑪鋰業達成協議,雖然此後相關消息甚少,但特斯拉一直對收購西格瑪鋰業抱有期望。
2022年初,馬斯克還曾一度聲稱要收購澳大利亞礦業公司Core lithuim旗下的芬尼斯鋰礦,但該交易在去年下半年告吹。不僅如此,馬斯克還表示過要購買內華達州的鋰礦所有權,並為一種提鋰的方法申請專利,但這些計劃都尚未實現。
為什麼要直接收購鋰礦?主要原因還是要降低電動汽車的成本——鋰價仍然處於相對高位,特斯拉又有著自己的電池生產需求。根據SNE Research的分析,電池價格占電動汽車價格的30%-40%,而原材料成本占電池總成本的77%。autoevolution網站指出,在電動汽車制造中,平均每輛汽車需要高達8公斤的鋰來制造電池。
2022年4 月,馬斯克曾在推特上寫道:“鋰的價格已經達到瞭瘋狂的水平!除非我們改善成本,否則特斯拉可能不得不直接大規模進入開采和精煉領域。鋰幾乎到處都有,但是鋰礦的精煉卻很緩慢。”
雖然收購鋰礦一直未能落地,但特斯拉已經在得克薩斯州科珀斯克裡斯蒂外建造瞭一座鋰冶煉廠,工廠投產後,能夠把來自供應商的鋰精礦加工成氫氧化鋰等鋰鹽,從而進一步生產出電池正極材料,進入電池裝配線。工廠投資約3.75億美元,預計將於2024年第四季度投入運營。
悄悄豎起標志牌的特斯拉得州鋰鹽加工廠工地
可以看到,以特斯拉為代表,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為瞭改善盈利狀況,正在繞過電池廠商,直接與上遊原材料商對接,實現資源保供並對核心原材料成本進行管控。
今年1月31日,通用汽車宣佈將投資6.5億美元購買加拿大上市公司美洲鋰業公司的股份,雙方共同投資開發美國內華達州的Thacker Pass礦。該礦是美國已知的最大鋰礦,也是世界第三大鋰礦,已探明儲量為13394.4萬噸,折合碳酸鋰235.8萬噸。這也是截至目前汽車制造商在生產電池原材料方面的最大投資。
而國內的新能源車企中,比亞迪跑在瞭找礦隊伍的前列。早在6年前,其就與鹽湖股份合資成立瞭青海鹽湖比亞迪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在經歷技術路線選擇等瓶頸後,去年11月,比亞迪鹽湖中試基地生產出瞭合格的碳酸鋰產品,目前中試線規模為600噸/年。不僅是在青海,西藏紮佈耶鹽湖、江西宜春、南美智利乃至非洲,都能看到比亞迪的身影。
緊跟比亞迪找鋰礦的國內車企還有廣汽和蔚來。去年8月,廣汽埃安與贛鋒鋰業簽署瞭戰略合作協議,佈局上遊鋰資源和廢舊電池回收。11月,廣汽集團宣佈其全資子公司廣汽部件將與獅溪煤業、遵義能源共同設立合資公司,開展相關礦產地質勘查和礦產資源的投資管理經營。
去年9月,蔚來汽車全資子公司Blue Northstar Limited與澳大利亞礦產勘探和開發公司Greenwing Resources Ltd達成戰略融資交易,計劃對Greenwing投資超6億元,以推進其阿根廷卡塔馬卡省聖豪爾赫鹽湖鋰項目的勘探計劃。同時,蔚來成為該項目的優先承購客戶。
在業內人士看來,特斯拉、比亞迪等新能源車企積極佈局上遊鋰礦資源,是針對電池供應鏈把控環節的不斷上探,而上遊資源企業,也正在試圖直接與整車廠構建一種可持續的新型合作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