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漫步龍1
關於本文,本人作為特斯拉model3 2021款標準續航真實車主1萬公裡真實感受分享,沒有任何充值和吃軟飯,僅代表個人觀點。
重點:
本人不是特粉,更不是迪粉花粉,僅僅是自己掏腰包買一臺適合自己,自己想要的產品,僅此而已。
本人是多年軟件架構工程師,也參與多款軟硬一體的商業設備開發,所以某些觀點帶有職業習慣,僅僅個人觀點,如果和你的認知不一致,請忽略,並堅持自己的觀點,你一定是對的。
車頭照,model3 2021款標準續航版
車頭照,model3 2021款標準續航版
左側圖,未洗車
左側圖,未洗車
右側圖,未洗車
右側圖,未洗車
1,選這個車的原因
很簡單,問自己,預算范圍內到底想要一臺什麼樣的車,不是沒有各方面都優秀的車,但價格就上去瞭,錢包表示疼。
我的預算:30w左右,落地不超過35萬。
我的需求:不考慮油車,沒有長途需求,人在長沙冬天最冷也就0度,傢裡有車位並且不少鄰居裝瞭充電樁小區不會卡這個;不考慮suv,就老婆孩子在身邊,老婆開她的車,娃十幾歲瞭不用做奶爸;駕駛感和操控優先,不需要過度考慮舒適型和後排感受,說白瞭就是買一臺自己爽的車
初選考慮的車型:比亞迪漢,小鵬p7,特斯拉毛豆3 p版
比亞迪漢:車展看瞭一次,到店看瞭一次,應當是當年25萬多那一款,車挺大,內飾啥的都不錯,但總感覺濃濃的汽配城風格用力過猛一樣。放棄的原因,是老婆孩子一聽是比亞迪,全部毫無理性的強烈拒絕,理由是每次打車大概率碰到比亞迪,車內感覺很差,氣味難聞,而且冬天不開空調,多年腦內記憶對比亞迪品牌感官太差,怎麼說都不同意,連陪我去店裡再看下都不願意。無奈放棄,隻能說byd的品牌從下往上走太難瞭,女性車主200%不會考慮比亞迪。
不早說海豹海豚,去年那會都沒發佈呢。
小鵬p7:到店3次,試駕2次。我是先試駕瞭特斯拉後再去的小鵬,還是有一定對比性。
小鵬整體外觀,初看是3臺車裡最打眼的,內飾啥的也不錯,比漢淡一點,比特斯拉強,但車機系統有明顯的特斯拉痕跡,且邏輯感覺比較復雜比較深。作為軟件行業從業多年做過“競品分析”的人,這種人一看就知道怎麼回事。當然,小鵬在努力做很多滿足國人的開發,這個是特斯拉比不瞭的。
放棄小鵬的原因,是作為文藝理工男,一開始就知道電動車看不見的重點是三電系統,這裡可能小鵬比特斯拉差一點,我當時認為差一點可能隻一點點,先試駕再說。結果我作為一個外行人,普通模式,運動模式,加速,剎車,專向,電門跟腳程度,發動機響應和噪音,車機系統和口呼智能語音等,特意在安全的前提下試瞭幾個高速變換車道“其實也就70碼左右”,兩個車對比,小鵬完敗特斯拉,何況那會我試的還是毛豆3標準版。這裡很難精確說哪裡有問題,僅僅是剛試駕瞭特斯拉,又去試駕小鵬,作為一名車齡15年的老司機,駕駛感差別很明顯。我相信小鵬的銷量就證明瞭這款車還是不錯的,隻能說各有優劣,期待小鵬的下一款車繼續迭代升級。
我是先看瞭小鵬,再試駕的特斯拉model3標準版,再試駕小鵬p7,再試駕特斯拉model3 p版,最後再對比試駕瞭一次p7,然後就堅定瞭選擇,小鵬很好,但不適合我。
小鵬的預算版本
小鵬的預算版本
特斯拉:這個品牌說實話需要勇氣去選擇,因為你買瞭,就代表總有人會問你“剎得住嗎?”和“內飾太簡陋瞭吧”。關於這兩個問題,一會詳細說。
最開始的預算是直接上3.3秒的p版,34萬多,但去年那會標準版才23.5萬5.6秒,加價10w感覺沒必要,特別是試駕對比後,感覺5.6秒的加速已經滿足瞭。
然後和小鵬二選一後,確定選擇特斯拉。我個人比較關註三電系統和車機智能化能力,無論別人怎麼說,目前量產的電動車裡,看銷量,同價位對比,特斯拉就是這個行業的天花板。至於其它因素,比如內飾,噱頭,情懷等,國產一眾電車那是暴打特斯拉。
提車照,老婆鎮樓
提車照,老婆鎮樓
選特斯拉第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看新聞和抖音的標題,“暴打特斯拉/秒殺特斯拉/特斯拉殺手...”等等等,和10年前國產手機一開發佈會就和蘋果對比一樣,這反向證明瞭被暴打的這個就是行業標準,閉著眼選都不會有錯。
第二個原因,國人擅長站在巨人肩膀上,起步更高更快,這點毋庸置疑,看手機行業就知道瞭。但理性思考,特別是自己的行業經驗。歷任公司參考友商的產品,吸收對方的長處,結合自己的特點,特別是軟硬件一體啊產品,基本第一第二代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你們看得到的表面問題,和隻有我們自己知道的內部“copy怪”等。基本要等到第2 3 4代產品才能穩定下來。所以,出於實用主義考慮,國產第一第二代新能源車,基本不會考慮,不管吹得如何如何,不會給廠傢做小白鼠。
2,1萬公裡使用心得
說說這個車的幾個關鍵指標:2021款model3標準續航版,55度電池,nedc續航468公裡,實際充滿顯示423公裡,電尾門,帶熱磅空調,方向盤加熱,前後排座椅加熱,0百5秒6。我的是3d1進口電機。
10082公裡,7個月
10082公裡,7個月
目前公裡數,1萬公裡多,跑瞭3趟長途高速,都是單程390公裡左右,一次1個人隨意開滿電開到半路未充電,到達目的地剩餘15公裡。還有2次帶瞭人,半路充電跑完的,其它時間都是城內上下班普通公路跑的。
3,關於續航和能耗
可能因為長沙冬天不太冷的原因,提車滿電423公裡,高速能跑380-400多公裡,在城裡跑滿電隻能跑360+。
為啥說高速續航反而比在城裡跑還遠,問就是鍵盤車主,先上幾個能耗圖,然後再說
正常和之前的油車一樣開
正常和之前的油車一樣開
正常開,沒開空調
正常開,沒開空調
正常開,開瞭空調
正常開,開瞭空調
暴力開,基本紅綠燈過瞭就80多碼的開法
暴力開,基本紅綠燈過瞭就80多碼的開法
基本當之前油車那要開法的話,能耗基本在100左右,可能是氣溫的問題,這個比官方標的實際能耗還低。能耗低於130的話,實際續航都能跑過表顯,我們車友群裡有同款車滿電423實際跑瞭550還剩餘20公裡的大神。
再來說說為啥上下班城裡開還會達不到高速續航,原因很簡單啊,但隻有真實車主才知道。
就是電車和手機一樣啊,有待機消耗,還有哨兵模式特別費電,還有每次啟動車的前一公裡,系統要給電池加溫保持最佳溫度非常耗電。跑高速就是電池加溫一次慢慢保溫,沒有其它消耗,繼續特斯拉優秀的三電系統,再加黃金右腳和氣溫,很容易跑過表顯。但城裡開,充一次電怎麼都能跑7天吧,這7天的自然待機消耗,哨兵,每天啟動幾次的電池加溫,理所當然跑不到表顯啦。
4,特斯拉的單踏板模式
這裡申明一下,鍵盤車主退散。特斯拉和任何車一樣,有電門有剎車踏板。僅僅是能量回收模式推薦“保持”模式,保持模式的能量回收比較猛,一松教就感覺剎車一樣,這就是所謂的單踏板模式。
所有的鍵盤車主都在噴這個,我也想噴一下,不過我想噴的是特斯拉的品宣和翻譯團隊渣渣。明明這個模式是可以切換的好嗎?還有這取的啥名字啊?緩行,轉動,保持,請問誰能看得懂不?
這裡翻譯一下,保持模式,就是單踏板模式,能量回收最猛,被人噴最猛的地方。
緩行模式,就是油車模式,基本沒能量回收的感覺,就是說,你切換到緩行模式,那開特斯拉和油車沒啥區別,就是提速快一點。
單踏板模式
單踏板模式
這裡很多想說的話,嗯,不能說的話題
大傢可以看看42號車庫的這個視頻,通過調取後臺日志數據,一臺在上海市區正常開的model3,行駛一萬公裡的裡程裡,有3000多公裡的續航裡程是由能量回收回來的,所以,知道特斯拉為啥不遺餘力推之自傢的“單踏板模式”瞭吧。國產新能源為啥不推自傢的單踏板模式呢?難道他們不想增加續航嗎?肯定不是啊,而且技術水平達不到,看不見的三電系統沒法在一二代產品裡就達到特斯拉的高度。你想要是蔚來理想等能量回收有這麼牛逼瞭,那不得全網吹一年啊。
這裡收尾一下,我們車友會裡,大部分車主剛提車的時候能量回收都是按照交付人員推薦的油車模式,等適應幾十公裡後,嘗試過單踏板模式後,真的是人車合一的感覺,這是油車從來沒有給過的感覺,結合提速快,真的駕駛感很爽。
說一點為啥那麼多所謂“車評人”要噴特斯拉的單踏板模式呢?因為這幫人經常換車開,且都是油車為主,最多開幾天特斯拉,又換回習慣的油車,當然不習慣啦。但是,作為真實車主,自己的車自己天天開,有得十天半個月就習慣瞭啊,然後習慣瞭好的東西,就再也回不到油車瞭。(我換特斯拉後,老婆經常也開下,適應後開年就賣瞭油車,換瞭個歐拉好貓
)
5,其它優缺點
行駛中車機死機
行駛中車機死機
車機死機
車機死機
行駛中車機死機,證明是正品特斯拉,哈哈
車友群裡基本都碰到過,死機後不管它的話,會自己重啟,隻是有點慢,不過可以兩個手同時按方向盤控制滾輪自己重啟。
重點:死機隻是這個大屏幕系統死機,車機系統是底層系統永遠不會死機。死機不影響正常行車,可以自己馬上重啟,不放心的可以靠邊停車等它重啟完,大概2 3分鐘。就我自己目前1萬公裡左右,碰到過3次大屏幕死機,均自己又重啟瞭。
ap巡航
ap巡航
這個是特斯拉的靈魂,用過的人都知道是神器,特別是走高架,跑高速的時候基本可以徹底放開雙手。不過出於法律規定,還不允許智能駕駛,它會每過幾分鐘就要求你掌控方向盤。
我回傢幾次390公裡高速,每次都ap開300公裡多,比原來輕松太多瞭。
這個系統,國內各大車企還是個寶寶。任何做個大數據和ai的人都知道,聰明智能可靠的系統,都是需要數據喂出來的,特斯拉每天上百萬的車在真實的世界裡行駛,上傳數據喂養ap。而國產新能源銷量高的也就十幾萬,大多還沒智能系統的概念,還停留搞個安卓大屏幕+語音+acc巡航的階段,國內真正做智能汽車的蔚小理,上次蔚來說我們在國內累計訓練瞭上百萬的真實路道數據,而特斯拉在全球范圍內早就過百億瞭。。。
vivo的無感車鑰匙
vivo的無感車鑰匙
另外,要特別表揚vivo和oppo,目前和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打通瞭無感車鑰匙,這點太爽瞭。
原來是特斯拉app藍牙解鎖,但需要設置成後臺允許高耗電模式,自啟動等,比較麻煩且耗電,現在系統直接支持,太爽瞭。
哦,特斯拉標配沒有車鑰匙的,手機就是鑰匙,靠近拉門就開,人離車就自動鎖車。對於我這樣習慣去外面跑步的來說不要太爽,原來去外面跑步,每次都要手裡拽個車鑰匙,10公裡下來真的很煩。
借圖,特斯拉後遺癥
借圖,特斯拉後遺癥
真實體驗智能安全
真實體驗智能安全
這裡不得不說,特斯拉的安全感知真的很強。
傳統的汽車,哪怕現在某些新能源汽車,還停留在安全全靠司機的層面,對於駕駛中的風險和問題,基本0幹預,出問題瞭就是人為問題,得自己認命,車幫不瞭你,汽車廠傢也幫不瞭你。
但開瞭特斯拉後,真的改變瞭我的認知
首先不要誤會,駕駛員操控高於系統一切決定,特斯拉這麼定義的,一定要對著墻撞,系統也不會阻止你。
特斯拉的安全有幾個級別:
1,開瞭ap+安全輔助駕駛
2,沒開ap但開瞭安全輔助駕駛
3,啥也沒開,全關瞭,僅風險提示不幹預
開瞭1,每345萬英裡一起事故
開瞭2,每205萬英裡一起事故
3的情況下僅僅系統提示不幹預,每127萬英裡一起事故
而同年燃油車的事故率,是每48萬公裡一起事故。
所以從大數據來看,目前行業內,真正通過智能化提升駕駛安全的,且真實提升瞭的,隻有特斯拉一傢。
我自己碰到過2次特斯拉和我搶方向盤
第一次是車道變窄,2個車道變一個半,傍晚視線一般,我也想事去瞭,沒註意就直接懟瞭上去,結果車機系統滴滴滴叫,然後搜明顯感覺方向盤自己向左打瞭半圈繞過去瞭,嚇我一跳,人立馬清醒。
第二次是在環線,70多碼正常行駛,我打燈右拐,方向盤動瞭一下立即自己回正過來,然後系統滴滴滴提示周邊有車,一看尼瑪剛好一個車在視野盲區,要是沒有那個輔助回來我這是又要賠錢瞭。
所以這個智能輔助駕駛,安全性,如何判斷,如何決策,什麼時候方以駕駛員意見為主,什麼時候車機系統必須幹預。我想這肯定是長期工程,需要海量的數據來訓練,且肯定會出現誤判率。
這裡肯定不會給特斯拉洗地,發展過程中肯定會有問題,隻是這個問題的概率有多少,但至少從前面的數據來看,整體趨勢是大大降低的事故率的。而這一點,國產新能源廠傢的路還很長。
收尾鎮樓
收尾鎮樓
最後說說為啥不選dmi 增程等技術,你想想,一個汽車,背個汽油發動機,背個大油箱,背個發電機,還要再背個電動機+電池,然後還要用軟件都統一管理起來,續航牛逼瞭,然後呢?系統復雜度怎麼說?系統可靠性怎麼說?
我們這一行裡,都是“如非必要,勿增實體”,每增加一套硬件系統,系統的復雜程度,可維護性,可靠性問題都是指數級增加。
所以,為瞭解決裡程焦慮出現的目前幾種方案,我個人覺得是過渡性方案,且都未經過市場和真實場景考驗的,還是聽著挺美,實際不知的階段。等這兩種技術在市場上考驗瞭10年以上,出現瞭跑瞭百萬公裡的這種技術車型,那個時候可以說技術成熟瞭。當然,如果實在是續航低於500就焦慮的,那麼,解決焦慮就很有價值。
關於保險,沒有網上謠言的1萬多的保費,我自己買的6000多,1月1號保險改革後漲瞭500左右,車友群作證。
保險
保險
關於保值的問題,不否認早幾年保值率比較低,這是事實。就現在實際情況,我23.5買的車,新車27.9還要等車6個月時間,目前1萬公裡的21款實際成交價在25萬左右,等於還是賺瞭。
特斯拉雷神二手車專賣
特斯拉雷神二手車專賣
至於有人說等幾年你賣車會虧得你想哭,我個人的意見是,車就是消耗品,30萬買油車等5年賣,可能確實會比新能源多賣一點,但同價位的新能源車給你的駕駛體驗,是30萬的油車遠遠給不瞭的,等於這個差價,換瞭5年的更優體驗,我認為很值。
關於換電池的問題,先看圖
衰減
衰減
目前我的車1萬公裡多,從提車充滿423,到現在充滿421,衰減瞭2公裡,假定按照這個計算,10萬公裡衰減20公裡,那還剩餘400公裡。
特斯拉的電池是8年或者16萬公裡質保,電池低於新車70%免費更換電池。對我而言,8年或者16萬公裡都是天文數字,前面幾臺車,最長的開瞭4年多7萬公裡。按著這用法衰減下去,就在南方城裡用,那是隨便它怎麼衰減。
再還有人說,你總要跑高速吧,過年過節不用車嗎?平常不去周邊開車玩嗎?先給大傢看下高速充電建設最不積極的湖南是啥情況。
湖南高速新能源充電樁
湖南高速新能源充電樁
可以看得到,每個充電站之間的距離都在100多公裡左右,實在覺得不想去高速服務站的,可以就近下高速,基本每個高速口幾公裡內必充電站,再多走幾公裡進城,充電站隨便找,或者去特斯拉的超沖站(小知識:特斯拉的超沖站都是酒店和商場,帶地鎖,沒車占用,充電速度賊快,而且覆蓋面賊廣,基本省內地級市都有覆蓋,至少湖南是這樣的)。到商場吃個飯,或者散步20分鐘,基本就90%的電瞭
老版超沖,速度一般,後面百分之幾比較慢可以不充瞭
老版超沖,速度一般,後面百分之幾比較慢可以不充瞭
總之,省內400公裡之內隨便跑,出省瞭高鐵和飛機,開車那是折騰。油車說同時間出發我都到瞭你還沒到,請問是比賽先到拿獎嗎?油車續航和加油方便是優勢,電車操控加速和智能化是優勢,本就不是一個賽道的東西,就像蘋果和手表比哪個更好吃一樣,明顯有點扯啊
最後總結:
特斯拉model3是一輛偏向於很明顯的車,三電系統優秀,操控和加速卓越,在30萬以內給瞭車主百萬級油車的駕駛體驗,開起來真的很爽。
但是,作為乘客乘坐體驗一般,內飾做工屬於美系車典型做工,和傳統豪華車bba相差甚遠,且自帶話題。內飾簡單,缺點也很明顯。
續航焦慮患者和北方動輒幾個月零下n度的地方,請繼續油車,電車真不合適。
關註保值率,對電池懷疑,總覺得車機系統會害朕的,請繼續選擇銷量高的那幾款油車。
對特斯拉品牌有說不出的抵觸的,現在也有不少國產新能源,都很優秀,可以選擇國產品牌,大傢沒必要互相攻擊。都是成年人多想想怎麼賺錢,把時間花在網絡上互噴是最沒有價值的事情。
最後,我不是啥車評人,沒收任何軟飯錢,也不準備接受任何充值,就是說說作為特斯拉真實車主的真實感受,如果和你的認知不一樣,請你一定要堅持自己想法,你是對的,本人不做任何回復。當然,友好討論這個可以有。
over,祝國產早日真正不需要通過“暴打xxx”來證明自己的產品力和品牌力,加油。
昨晚實拍哦
昨晚實拍哦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